罕见的“硬骨头”--致密性骨发育不全
分享病例

贵州省修文县人民医院 赵朝伦教授

  • 现价:
  • 免费
  • 原价: ¥0.00
  • 发布:
  • 赵朝伦
  • 类型: 原创
  • 校对:
  • 王宇军
  • 时间: 2023-09-12 20:26
  • 浏览:
  • 1158
  • 编码: 3029
期限: 从购买之日起365天 (在此之间可反复观看)
病例详情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21岁,因右手疼痛1周就诊。

来院就诊体格检查:身材矮小约121cm,体重48公斤,头围增大、囟门未闭合,前额和枕骨突出,下颌角未触及,双手指端膨大柔软。智力检测正常,交流顺畅。

父母是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患者,父母身体健康。

影像资料

我是标题

1/10
病例讨论

病案讨论

影像表现:骨密度增高,颅骨囟门不闭合、颅骨缝分离、下颌角消失;双手指骨短小,远节指骨骨吸收,右侧胫腓骨骨皮质增厚,胫骨中段见横断陈旧性骨折。

影像诊断:致密性骨发育不全

法国著名艺术家Henri de Toulouse-Lautrec也是致密性骨发育不全的患者,因此该病又被称为Toulouse-Lautrec综合征1923年由Montanari首次报道,该病较罕见,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1962年以来全世界报道的病例总数约200余例,近几年国内文献也有报道,大多数是青春期后被诊断,可能是对此病认识不足有关。据报道30%有近亲结婚史,本例考虑是父母近亲结婚后致病。

致密性骨发育不全是人类位于染色体1q21的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TSK)基因突变所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以破骨细胞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CTSK高表达于破骨细胞,并在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成熟的破骨细胞中,CTSK以酶原的形式被合成,裂解活化后被分泌到骨吸收陷窝内降解骨有机质,特别是占骨有机质95%型胶原。CTSK功能障碍不影响骨吸收陷窝的酸化,只影响破骨细胞降解胶原而不影响骨无机质的吸收。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医学影像等检查,最终确诊依靠基因检查。国外报道其典型表现:身材矮小、囟门大或延迟闭合、颅骨缝分离、眼球突出、牙齿萌出延迟、下颌角消失、指甲发育不良等。 国内文献总结为:匀称性侏儒,骨干多次横断骨折,其它表现与国外相似,这可能与报道少且多在青春期后诊断有关。薛洋等总结了国内外97例致密性骨发育不全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身材矮小、骨密度增高、多发骨折、四肢短小板指(趾)骨末端溶解、指甲发育不良、锁骨发育异常等,同时重点分析了该类患者的口腔颌面部特征,主要表现为颅缝不闭合、颅骨膨隆、下颌角变顿、颌骨发育障碍等,牙齿异常主要表现为乳牙滞留、恒牙萌出迟缓甚至不萌出,牙齿排列拥挤、咬合紊乱等。本例患者身材矮小,表现均匀性侏儒,手指短小,指甲发育不良。

影像学特点主要全身骨骼密度弥漫性增高和多发性骨发育不全,骨骼发育不全只要表现为囟门不闭合、扩大,下颌角消失,末节指(趾)骨远端变尖或溶骨消失,锁骨短小、肩锁关节间隙增宽,下颌角消失具有特征性。骨骼密度弥漫性增高见于全身所有股骨,骨皮质增厚,但不引起骨髓腔闭塞。

  鉴别诊断:大理石骨病X线表现大理石样骨质改变,进行贫血,本例患者无贫血。锁骨颅骨发育不全:前囟未闭,牙齿发育异常与本病相同,但无下颌角消失,指(趾)骨末端变尖或溶骨等表现。骨质密度正常,无骨质硬化。特发性骨发育不良及特发性非家族性指骨端溶解症详鉴别,最终确诊依靠基因检查。遗憾本例患者经济原因未做基因和染色体检查。总结以上知识,本病具有比较特征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一般不难做出初步诊断。


相关病例推荐

 

  返回顶部
  扫描关注

中影荟萃

中影之家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