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50岁,腹痛1月余,加重1周,黑便1天。
患者自发病以来,食欲下降,精神睡眠较差,体重下降约5kg。
病案讨论
影像学表现:胰腺体尾部可见一团块状异常信号灶,TIWI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 肿块大小约4.9X2.36cm,边缘不规则,肿块有分隔样改变,病灶内胰管不规则扩张。增强扫描:病灶边缘不规则强化。左侧肾前筋膜略增厚。
影像学结论:胰尾部占位,考虑胰腺炎性肿块可能,胰腺Ca待排。
免疫组化:Ki-67(<2%+)、Syn(部分+)、CgA(部分+)、CD56(部分+);
(3、6)P53(<5%+)、Ki-67(<5%+)、CK7(+)、CAM5.2(+)、SMA(肌上皮+)、Syn(胰岛+)、CgA(胰岛+)、CD56(胰岛+)、IgG(灶性+)、IgG4(个别+);
(7)CD68(组织细胞+)、Ki-67(5%+)、CEA(-)。
特殊染色结果:刚果红染色阴性。
病理诊断:“胰体尾”送检胰腺组织局灶可见萎缩,胰岛细胞增生,间质中等量急慢性炎细胞浸润及间质纤维组织增生、胶原化、囊肿形成,病变提示慢性胰腺炎伴局灶化脓性炎。
胰腺炎性肿块是慢性胰腺炎的一类,以局部肿块作为主要病理表现,影像学特征与胰腺癌较为相似,随着炎症的恶化,导致疾病不断反复发作,引发胰腺组织变性坏死,胰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等,出现较多的炎性肿块,胰头部肿块较多见。
胰腺炎性肿块与胰腺癌的ADC值、MRI信号特征比较 胰腺癌患者ADC值为(1.15±0.23)×10-3 mm2 /s,肿块型胰腺炎患者ADC值为(1.37±0.27)×10-3 mm2 /s,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 ADC 值为(1.42±0.20)× 10-3 mm2 /s,胰腺炎性肿块患者的 ADC 值为(1.39±0.29)×10-3 mm2 /s,胰腺癌患者ADC值低于胰腺炎性肿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9,P=0.005)。
胰腺炎性肿块与胰腺癌的影像特征,显示两者T1WⅠ、T2WⅠ、门静脉期强化比较差异显著,虽然胰腺癌与胰腺炎性肿块征象略有重合但从结果中仍可看出胰腺癌患者MRI扫描T1WⅠ低信号、T2WⅠ高信号较胰腺炎性肿块患者明显,而胰腺炎性肿块患者门静脉期强化更显著,两者T1WⅠ、T2WⅠ虽有差异但价值不高,其中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增强扫描结果,胰腺癌和胰腺炎患者均显示强化延迟,其中胰腺癌是因为其病理特性癌细胞取代正常胰腺实质,噬血管生长,血供不足,因此强化延迟,而胰腺炎患者强化延迟是因为大量增生纤维组织可压迫毛细血管,使血流减慢,虽然伴有纤维化,但一方面腺泡细胞仍正常,强化作用会比胰腺炎更明显,另一方面胰腺炎患者的间质纤维化松散,较胰腺癌患者有利于对比剂通过。
长沙市中医医院 陆喜红
石家庄市第三医院 司东雷教授
湖北省荆门市中心医院 李文文
品牌内容供应商入驻,共建优质课程库,图文、音视频、直播,面授,满足各类课程需求, 完美呈现优质课程内容。
想学什么课程,让我们来帮你量身定制的实现!帮内容寻找精准流量,帮流量匹配优质内容。
行业领袖亲授,业内大咖在线授课答疑,为您带来与众不同的学习体验与难得的提高机会。
排课、预约、支付、订单、发票,全流程线上管理,快速提升运营效率;数据化精准营销,满足各渠道业务管理需求。
线上跨越时空与线下对面交流优势完美结合,拓宽线上线下渠道,轻松解决招生难题,O2O打通了线上线下的客户体验环节,为您带来无限可能。
零门槛搭建在线网校,灵活部署,分分钟即可上线运营。配套H5、桌面端多平台自由选择,助您快速打造专属私有品牌的融合在线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