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29岁,间断头痛一周。
病案讨论
颅脑CT平扫显示:右侧颞骨内板下可见椭圆形高密度影,大小约为3*2cm,CT值约500HU,边缘光整,与颅骨相延续,病灶邻近脑实质受压。
颅脑MR平扫及增强示:右侧颞骨内板下可见椭圆形长T1短T2信号肿块,大小约3*2.2cm,DWI呈低信号,边缘光整,邻近脑实质受压,增强后病灶未见强化,未见脑膜尾征。诊断:右侧颞部内板下占位,考虑来源于颞骨,骨瘤可能性大。
术中所见:取下约5*4cm骨瓣后见颅骨肿瘤,质地硬,肿瘤突破硬脑膜,直径约3cm,基底部位于颞骨鳞部。
病理诊断:送检右侧颞骨碎组织,镜下见碎板层骨组织,符合骨瘤改变。
颅骨骨瘤(osteoma of skull)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多隆突于骨面。由于颅穹窿部为膜性成骨,颅底部为软骨内成骨,故颅穹窿部的骨瘤较颅底部多见,尤其是额骨和顶骨。颅骨骨瘤分为致密型(常见,通常起源于颅骨外板,内板多保持完整)和疏松型(多起源于板障,呈膨胀型生长)。好发于20~30岁的青壮年,病程较长,男女无差异。多以无意发现的无痛性颅骨肿物或伴有轻微不适居多,主要症状为局部肿块、头痛、局部疼痛、头晕和眼球突出。根据颅骨位置分为:颅骨外板型、板障型及颅骨内板型。颅骨外板型可出现局部隆起的肿块、质硬、与头皮无粘连、表面光滑、边界较清、不活动、偶有压痛,局部头皮无红肿,多无不适感。板障型多膨胀性生长,边界不清,颅骨广泛隆起。内板型较大者可引起高颅压症状和局限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眶部骨瘤可有眼球突出、视力下降。
影像学检查
头颅X线平片:致密型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的局限性高密度影,其内部结构致密一致;疏松型骨瘤内部密度不均。
CT:致密型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锐利、与正常骨皮质相连的高密度肿物,伴局部皮肤或软组织向外推移;疏松型骨瘤内部密度不均。
MRI:致密型为T1WI、T2WI低信号或信号丢失,与骨皮质连续无间隔;疏松型骨瘤T1WI呈不均匀稍低或低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
鉴别诊断
脑膜瘤:最常见的颅内脑外肿瘤,可刺激局部颅骨内板增厚或不规则骨质增生,CT呈等或高密度影,MRI通常为软组织信号影,增强可见脑膜尾征。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颅骨增生硬化范围较广且密度、信号不均匀,可造成外板膨胀但内板不受累。
肢端肥大症:颅骨增厚多位于内板,同时可见额窦增大、乳突过度充气、枕骨粗隆突出等改变。
畸形性骨炎:穹窿骨的破坏与硬化可同时存在,内外板都有增厚,板障增宽,常含不规则棉团状钙化,硬化期颅骨一致性增厚,无法区别颅骨结构。
颅骨内板增生症:多见于绝经后妇女,颅骨内板和板障呈波浪状、梭形增厚,边界清楚。
经典中的经典
刘娜 内蒙古五原县人民医院
少突胶质细胞瘤,3级
品牌内容供应商入驻,共建优质课程库,图文、音视频、直播,面授,满足各类课程需求, 完美呈现优质课程内容。
想学什么课程,让我们来帮你量身定制的实现!帮内容寻找精准流量,帮流量匹配优质内容。
行业领袖亲授,业内大咖在线授课答疑,为您带来与众不同的学习体验与难得的提高机会。
排课、预约、支付、订单、发票,全流程线上管理,快速提升运营效率;数据化精准营销,满足各渠道业务管理需求。
线上跨越时空与线下对面交流优势完美结合,拓宽线上线下渠道,轻松解决招生难题,O2O打通了线上线下的客户体验环节,为您带来无限可能。
零门槛搭建在线网校,灵活部署,分分钟即可上线运营。配套H5、桌面端多平台自由选择,助您快速打造专属私有品牌的融合在线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