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 者:女,73岁。
主 诉:右侧面麻10余天。
现病史:患者因右侧面麻10余天于当地医院行鼻窦CT检查提示:右侧上颌窦占位性病变,并累及右侧鼻腔、右侧眼眶、右侧筛窦及蝶窦,随后行鼻咽镜检查提示右侧后鼻孔见荔枝样新生物。现为行进一步治疗来** 医院就诊,门诊以“右侧上颌窦肿物”收入院。
病案讨论
鼻窦CT平扫:右侧上颌窦内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累及右侧眶壁、右侧鼻腔、右侧鼻甲、右侧筛窦及右侧蝶窦,病灶密度不均、边界不清,邻近骨质可见吸收破坏。
鼻窦MR平扫及增强:右侧上颌窦内见片状长T1、稍长T2信号影,DWI呈高信号,右侧鼻腔、中下鼻甲受累,增强后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邻近筛窦及蝶窦可见不均匀强化,右侧上颌窦骨质见破坏,蝶骨信号不均,双侧下鼻甲,左侧中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
术中所见:内镜下观察右侧鼻腔内可见较多菜花样新生物,右侧下鼻甲、中鼻甲可见肿物侵犯。右侧额隐窝口粘膜肿胀,清理后见窦内较多脓性分泌物。观察右侧眶纸板,发现眶纸板已被肿瘤破坏。观察右侧上颌窦开口,上颌窦开口处见肿物侵犯,观察上颌窦腔,见上颌窦内较多坏死组织,上颌窦内侧壁骨质见破坏。
病理结果:(右侧上颌窦开口、右侧鼻底)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是鼻窦、鼻腔最常见原发性恶性上皮肿瘤,好发于上颌窦。通常发生于中老年,男性多见,长期接触镍、木尘、煤烟和铬者鳞癌发病危险性增加。早期的临床症状隐匿,类似鼻窦炎,经常延误就诊,因此预后较差。肿瘤除了直接侵犯颅底骨质外,通过邻近的神经血管孔、裂扩散到颅底为另一个相对较早的转移途径。
病理类型分为角化性与非角化性两大类。非角化型又称为柱状细胞型或移行细胞型、中间细胞性细胞癌及Schneider癌,病理特点为:1.肿瘤常呈内翻式生长,即乳头状生长,同时向黏膜内浸润;2.浸润性肿瘤细胞巢排列成界限清楚的片状结构,有基底膜样物质包绕;3.无明显角化。角化型鳞状细胞癌病理特点为:1.异常增殖的鳞状细胞突破基底膜;2.常见中心角化珠形成;3.根据角化程度、肿瘤细胞多形性、核分裂象可分为高、中、低分化鳞癌。
影像学表现:
X线:鼻腔和鼻窦透亮度减低,可见不规则软组织影,周围骨质破坏,侵犯眼眶、颅底等邻近结构。
CT:鼻腔和鼻窦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肿瘤较大时密度不均匀,可伴有出血、囊变,少数可有钙化。周围骨质结构常可见破坏,并累及邻近软组织结构。
MRI:病灶于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或低信号,坏死区呈长T1长T2信号;DWI弥散受限;增强后呈轻或中度不均匀强化,坏死区无强化。
鉴别诊断:
1. 内翻乳头状瘤:常见于中青年,男性多见,好发于鼻腔侧壁,多为单侧发病。影像学表现为鼻腔软组织肿块影,多由中鼻道鼻腔外侧壁沿中鼻甲长轴生长,肿瘤较大时常蔓延到邻近鼻窦,以上颌窦最常见;邻近骨质可见受压变形、变薄或吸收破坏,肿物生发部位可见骨质增厚。MRI-T2WI呈混杂等或高信号,增强可见特征性的栅栏状或卷曲脑回状强化。
2.真菌性鼻窦炎:多因长期使用抗生素、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糖尿病等机体抵抗力量下降诱发。多为单侧,以上颌窦多见,影像学表现窦腔内充填软组织影伴窦口区点状及片状致密影,增强后病变呈明显强化。鼻窦呈膨胀性改变,窦壁骨质以增生硬化为主。
3.鼻腔、鼻窦淋巴瘤:早期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均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影像学主要表现为鼻腔中线及鼻窦区域软组织肿块,肿瘤密度、信号较均匀,少见液化坏死,DWI呈明显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呈轻或中度强化,肿瘤局限于鼻腔时骨质破坏不明显,病变晚期广泛浸润常造成鼻中线及相邻鼻窦骨质破坏。
山东枣庄市中医医院 梁鸣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黄宗慧 何浩齐 张天宇
兴安盟人民医院 常志强
品牌内容供应商入驻,共建优质课程库,图文、音视频、直播,面授,满足各类课程需求, 完美呈现优质课程内容。
想学什么课程,让我们来帮你量身定制的实现!帮内容寻找精准流量,帮流量匹配优质内容。
行业领袖亲授,业内大咖在线授课答疑,为您带来与众不同的学习体验与难得的提高机会。
排课、预约、支付、订单、发票,全流程线上管理,快速提升运营效率;数据化精准营销,满足各渠道业务管理需求。
线上跨越时空与线下对面交流优势完美结合,拓宽线上线下渠道,轻松解决招生难题,O2O打通了线上线下的客户体验环节,为您带来无限可能。
零门槛搭建在线网校,灵活部署,分分钟即可上线运营。配套H5、桌面端多平台自由选择,助您快速打造专属私有品牌的融合在线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