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S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
分享病例

长沙市中医医院 陆喜红 教授

  • 现价:
  • 免费
  • 原价: ¥0.00
  • 发布:
  • 陆喜红
  • 类型: 原创
  • 校对:
  • 王宇军
  • 时间: 2023-12-11 15:42
  • 浏览:
  • 1163
  • 编码: 3865
期限: 从购买之日起365天 (在此之间可反复观看)
病例详情
简要病史

主诉:男,51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呼吸困难4月余,劳累后加重

既往史:既往有慢支炎病史,否认高血压、高血糖

实验室检查:HIV(+)


影像资料

我是标题

1/10
病例讨论

病案分析

  CT表现:双肺多发网格影及磨玻影,以肺内中带分布为主,考虑PJP可能。

  临床诊断: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耶氏肺孢子菌(+),临床诊断AIDS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

   

    概述:肺孢子菌属于真菌,感染人类的被命名为耶氏肺孢子菌,为机会性感染(常见于艾滋病),主要包囊(多位于肺泡中央)和滋养体(紧贴Ⅱ型肺泡上皮)两种形态,主要由于T淋巴细胞功能下降所致(CD4↓↓↓)。

    流行病学

   (1)传播途径:目前认为肺孢子菌可能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是否通过血液传播尚不明确。(做好呼吸道保护)

   (2)易感人群:现在认为PCP主要发生于CD4+T淋巴细胞缺乏的临床情况:·    

   1)早产新生儿和营养不良的虚弱婴儿

   2)HIV患者

   3)先天性免疫缺陷·-重度营养不良

   4)血液系统肿瘤/实体肿瘤·-器官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自身免疫性或炎症性疾病

   5) 长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6)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是PCP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但仅有B淋巴细胞体液免疫)缺陷的患者仍可发生 PCP。由于器官移植、化疗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PCP在这些免疫缺陷宿主患者中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提高,甚至超过HIV患者。

   临床表现:干咳、气急,进行性呼吸困难及紫绀,偶可伴发热。

   CT影像表现和病理对照

    早期:多发肺腺泡结节,呈磨玻璃影肺泡内炎性物质、泡沫状嗜酸性物质聚集、而液体少),肺间质受累少。

    中期:多发肺腺泡结节融合成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呈典型弥漫性磨玻璃样改变,以肺内中带分为为主,因肺间质内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增殖 等导致肺间质增厚(网格状影)。

    晚期:修复性肺间质纤维化(网格影),肺气囊气胸蜂窝肺改变等。

    典型CT表现:弥漫性网格影、磨玻璃影(肺内中带分布为主),双肺胸膜下肺组织正常保留-回避(月弓征)。

  鉴别诊断

1. 病毒性肺炎:急性病程,以发热、干咳嗽为主,肺部CT表现为胸膜下分布为主的磨玻璃、网格影,后期可实变、甚至大白肺。

2. 结蹄组织相关性肺间质病变:慢性病程,常合并结缔组织疾病(如SLE、SSS、硬皮病、皮肌炎等),肺部CT表现为胸膜下分布为主的肺间质增厚,细网格影、磨玻璃影、胸膜下线影,继发支气管牵拉性扩张。


相关病例推荐

 

  返回顶部
  扫描关注

中影荟萃

中影之家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