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下血肿
分享病例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王宇军教授

  • 现价:
  • 免费
  • 原价: ¥0.00
  • 发布:
  • 王宇军
  • 类型: 原创
  • 校对:
  • 王宇军
  • 时间: 2023-12-15 16:09
  • 浏览:
  • 974
  • 编码: 3908
期限: 从购买之日起365天 (在此之间可反复观看)
病例详情
简要病史

男性3月26天,因“突发双眼凝视后反应差20天”。

影像资料

我是标题

1/10
病例讨论

病案讨论

MRI表现:双侧额颞顶枕部(右侧显著)颅骨内板下见有广泛新月状异常信号影,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呈高、等信号,DWI扫描呈局部稍高信号。

   

    硬膜下血肿发生在硬膜与蛛网膜之间,血肿呈新月形包绕于大脑表面。主要创伤原因是脑组织在处于快速运动时突然受阻,造成减速性损伤,这种损伤发生于着力点的对侧时,又称对冲性损伤,约半数可合并脑实质的挫裂伤。硬膜下血肿的死亡率约占全部脑损伤死亡率的60%。按发病缓急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急性常为发病3天之内者;亚急性为4天至3周内;慢性为3周以上。

急性硬膜下血肿

     ①单纯型:常为矢状窦旁桥静脉破裂或皮层静脉、动脉损伤所致,因脑原发损伤不明显,所以称为单纯型,此型累及矢状窦旁顶部区域。

     ②复合型:多与严重脑挫裂伤并存(脑挫裂引起皮层静脉或动脉断裂,出血破入硬膜下腔)。

    急性硬膜下血肿由于蛛网膜无张力,与硬膜连接薄弱,故相对硬膜外血肿范围广,形似新月,常占据广泛的硬膜下间隙。CT表现为贴于颅骨内板下脑表面均匀一致的高密度,CT值可达70-80Hu,血肿常呈新月形或“3”形,血肿下脑组织受压,被均匀的推压向对侧移位,患侧脑实质受压;当发现一侧颅板的致密影较厚时,需调整窗宽以显示薄层硬膜下血肿。

    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三种非典型表现:①血肿密度不均匀;原因是蛛网膜破裂,脑脊液由破口流入硬膜下,与血液混合或稀释血红蛋白所致。②血肿呈梭形;与活动性出血未及时散开,从而形成对脑组织的压力有关。③血肿同侧脑室扩大,出现于同侧室间孔迅速被挤压,同侧脑室梗阻时。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根据血肿存在的时间不一,可分为早、中、晚期,其特点依据血凝块的液化程度不同而不同。早期CT表现与急性硬膜下血肿相似,血肿密度由最高点逐渐减低,但仍高于正常脑组织。中期血肿多为等密度或混杂密度,等密度与血肿壁毛细血管反复出血并与硬膜下渗液混合有关。等密度血肿本身不易辨认,应注意以下间接征象:1、脑白质推挤征;2、脑室系统变形;3、皮层静脉内移;4、中线结构移位;5、脑灰白质结合部位远离颅骨内板等。CT增强使得皮层染色,有助于等密度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检出。晚期血肿分为沉淀的血细胞成分及上浮的液体成分,CT表现为上半部的低密度和下半部的高密度,二者之间形成特征性沉淀现象(液体--血凝块界面征),晚期亚急性血肿的细胞成分被替代后,CT可表现为低密度。

慢性硬膜下血肿

    是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延续,此时血肿包膜形成,凝血块液化,蛋白质分解,囊内渗透压增高。由于血肿内渗透压的平衡使得外部液体逐渐渗入,血肿内压增高逐渐膨胀,变为梭形液体密度区,邻近脑组织受压。此期血肿多呈低密度甚至等同于脑脊液密度,血肿壁机化增厚或钙化;慢性硬膜下血肿可因再次出血而复杂化,表现为混杂密度。


相关病例推荐

 

  返回顶部
  扫描关注

中影荟萃

中影之家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