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分享病例

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施彪教授

  • 发布:
  • 施彪
  • 类型: 整理
  • 校对:
  • 陆喜红
  • 时间: 2024-06-10 21:50
  • 浏览:
  • 559
  • 评论: 6
期限: 从购买之日起365天 (在此之间可反复观看)
病例详情

男,49岁,胃部不适三月余。

既往史:有贫血病史。

实验室检查:肿标阴性。

1/10

案例讨论

CT表现:胃窦壁弥漫性增厚呈肿块,胃腔狭窄且相对柔软,增强后病灶区可见黏膜白线征,病灶渐进性中度强化,周围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病理诊断: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37bad7b3ad072c6f6240cf3e02a46de.png

       胃窦后壁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非生发中心型)侵及胃壁全层;免疫组化:CD 20(+),CD3(+),CD79a(+),CD5(+),BcI-2 (-),C-myc(-) ,CD10(+),Mum-1(+)Bcl-6(-),P53(+40%),Ki-67(+70%)。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PGIL)是原发于胃肠道黏膜下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结外淋巴瘤。其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胃,其次是小肠和结直肠。其中大多数为血清CA125升高。患者随着病程深入及临床分期进展会出现黑便、盗汗、呕吐、恶心、腹痛及呕血等一系列症状,易与其他胃肠道恶性肿瘤,尤其是进展性胃癌、肠癌混淆,影像学表现非常相似,极易误诊、漏诊。目前国内文献报道PGIL的术前误诊率为25%~82%。胃出血比例约为20%~30%、穿孔比例约为 5%~10%。我国多见为弥漫大B(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和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T细胞来源比例高。

  胃淋巴瘤影像学表现:

1)病变部位:以累及胃体、胃窦多见,常为多发,少见幽门受累

2)胃壁增厚及范围:根据胃壁增厚范围,可分为弥漫性、节段性、局限性增厚。有学者认为胃壁厚度超过10mm、且向外周累及大部或全部胃壁者高度提示淋巴瘤

3)胃黏膜及浆膜改变特征:原发性胃淋巴瘤沿胃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层生长,向腔内、外侵犯,故虽胃壁增厚明显、范围广泛,但溃疡一般较浅,CT扫描不易发现。有学者认为胃淋巴瘤累及黏膜较晚,于增强后可见病变表面胃黏膜呈细线样强化,而病变本身无明显强化,该征象可以作为淋巴瘤的特征性表现之一

4)病变密度及强化特征:胃淋巴瘤密度相对较均匀,内部很少坏死或坏死灶较小增强后强化不明显

5)胃腔改变特征:病变段胃壁有一定的扩张性和柔软度,较少出见梗阻征象。

   鉴别诊断:

 主要与胃癌相鉴别:后者胃壁增厚、胃腔狭窄;胃壁僵硬;肿块常伴有表面溃疡,黏膜破坏动脉期明显强化;可出现周围脂肪浸润,淋巴结、肝脏转移等恶性肿瘤征象。

   治疗:

  PGIL的治疗策略主要根据组织病理学类型、临床分期及肿瘤部位等而有所不同,目前PGIL主要以化疗、手术切除及放疗为主。


相关病例推荐

 

  返回顶部
  扫描关注

中影荟萃

中影之家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