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肌上皮瘤
分享病例

伊犁州友谊医院 陈菲菲

  • 发布:
  • 陈菲菲 伊犁州友谊医院
  • 类型: 原创
  • 浏览:
  • 370
  • 评论: 6
期限: 从购买之日起365天 (在此之间可反复观看)
病例详情

患者:女,28岁,发现左侧腮腺区肿物5年。

现病史:患者自诉于5年前无意中发现左腮腺区花生粒大小肿物,局部无明显疼痛症状,患者未在意,肿物逐渐增大,现肿物增大至杏子大小,期间未行任何治疗,患者于2022年02月07日在我院门诊行体表肿物B超检查示:左侧耳下皮下软组织内低回声团块。

既往史、个人史、婚育史无特殊。

1/10

病案讨论

CT表现:左侧腮腺区见结节影,跨腮腺深浅叶生长,大部分位于腮腺浅叶,病灶形态欠规则,边缘呈浅分叶状改变,较大截面约25mm×11mm,CT值约33Hu,增强扫描后动脉期边缘不连续结节状强化,静脉期强化持续,强化范围增大。CT诊断:左侧腮腺区结节,考虑:肿瘤性病变,肌上皮瘤?

MR表现:左侧腮腺内见椭圆形长T1信号结节,STIR呈不均匀高信号影,DWI呈稍高信号影,病灶多位于腮腺浅叶,大小约23mm×14mm,ADC值约1.02×10-3mm/s,增强后病灶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内见多发斑片状未强化低信号区。MR诊断意见:左侧腮腺占位,考虑肿瘤,多形性腺瘤?

病理结果:左侧腮腺肌上皮瘤


      肌上皮瘤(myoepithelioma,ME)
     涎腺肌上皮瘤(myoepithelioma,ME)是一种罕见的涎腺上皮性肿瘤,由肌上皮细胞构成,肌上皮细胞通常位于外分泌腺的闰管和腺泡的上皮细胞与基膜之间。ME好发于腮腺和腭部,约占涎腺肿瘤的1%。ME通常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临床症状不明显,当肿瘤近期快速增大时,应警惕有恶变的可能。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儿童也有报道,女性较多见,肿瘤主要发生于腮腺,且大部分位于腮腺浅叶,其次为腭部及颌下腺。

影像表现:CT表现常见坏死、囊性变,少见钙化,多位于浅叶,毗邻腮腺包膜。MR表现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不均匀,主要与肿瘤内黏液样基质、玻璃样变和细胞含量有关。增强扫描边缘显著强化或结节状强化,并随时间向心性充填强化。

鉴别诊断:

(1)多形性腺瘤: 分叶状,多有完整包膜,渐进性强化,ADC值多大于1.2×10-3mm/s,MR“镶边征”较具特异性。

(2)腺淋巴瘤:多见于老年男性,有吸烟史,有消长史,DWI弥散受限,TIC呈流出型。

(3)基底细胞腺瘤:中青年多见,可呈实性肿块、囊性肿块伴壁结节、囊实性肿块等,极易囊变,甚至可呈囊肿样病变,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延迟期持续强化,呈“快进慢出”。

相关病例推荐

 

  返回顶部
  扫描关注

中影荟萃

中影之家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