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套之神经鞘瘤
分享病例

山东枣庄市中医医院 梁鸣

  • 发布:
  • 梁鸣
  • 类型: 原创
  • 校对:
  • 陆喜红
  • 时间: 2024-10-31 19:38
  • 浏览:
  • 2533
  • 编码: 6762
  • 是否确诊: 诊断确定
期限: 从购买之日起365天 (在此之间可反复观看)
病例详情

女,45岁,右耳听力下降一年,常会听到蝉鸣音。

我是标题

1/10

病案讨论:

     影像表现:右侧桥小脑角占位,向内听道延伸,呈冰激凌状,边界清,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弥散不受限,增强明显不均匀明显强化。

微信截图_20241031193446.png

    病理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neurilenmmoma)是以一种生长缓慢、起源于神经鞘膜施万细胞的良性肿瘤,又称施万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常见于20-50岁,无性别差异。颈部神经鞘瘤常见于颈动脉间隙、茎突后间隙,来自迷走神经、舌下神经及颈交感干。肿瘤大多单发,具有由神经外膜组成的被膜,包膜完整,与载瘤外膜粘连,瘤包膜下不侵犯神经的纤维束,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肿瘤增大时常见液化坏死,可有波动感,才可见有出血点。易发生在头颈和上、下肢的屈侧,一般病程较长。临床表现为颈部肿块,生长缓慢,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清楚,表面光滑,质软,较大时刻压迫临近结构出现疼痛和局部神经受压症状。

     神经鞘瘤病理上主要有Antoni区和AntoniB区组成。Antoni区细胞紧密排列成栅状结构,呈束状交叉成漩涡结构,或洋葱皮样结构。AntoniB区细胞呈星芒状,排列疏松而零乱,细胞内和细胞间有许多空泡或水样液体,形成微囊或较大囊腔。AB区分布相互交错,并非完全泾渭分明。

    CT平扫表现可为梭形或类梭形,均匀等密度或略低密度肿块,CT增强呈均匀的轻度至明显强化,也可表现为不均匀等密度,略低密度肿块。肿瘤内常见囊变,囊变对于诊断神经鞘瘤有一定特异性,肿块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可欠清楚,或有清晰的脂肪线存在。

    MRI示肿瘤在T1WI与肌肉等信号;T2WI可以因周边黏液性间质而致高信号环,中央则因纤维组织所致低信号,或呈不均匀等、稍高信号(双相征)。70%的神经鞘瘤在MRI可显示包膜。MRI的矢状面或冠状面像可以显示神经与肿瘤的关系,有时可见“神经出入征”。

    听神经鞘瘤的典型影像学表现:肿瘤窄基底或锐角与颞骨岩部相接触,与内听道内肿块相连,犹如甜筒冰淇淋样外观,因此称之为“甜筒冰淇淋征”。其病理基础为肿瘤起源于听神经鞘膜,在内听道内生长时由于受到周围骨管结构的限制,尚沿着阻力小的桥小脑角池生长,进入桥小脑角池,故与颞骨岩部呈锐角相接触,致使肿瘤的内听道部分细小,CPA区部分粗大,呈现甜筒冰淇淋样外观。听神经鞘瘤通常不易累及颞骨岩部硬脑膜,因此出现“脑膜尾征”概率极低。


相关病例推荐

 

  返回顶部
  扫描关注

中影荟萃

中影之家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