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术后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
分享病例

长沙市中医医院 陆喜红

  • 发布:
  • 陆喜红
  • 类型: 原创
  • 浏览:
  • 2192
  • 编码: 6937
  • 是否确诊: 诊断确定
期限: 从购买之日起365天 (在此之间可反复观看)
病例详情

男,24岁

主诉:咳嗽、呼吸困难1周入院。

既往史:肾移植术后半年。

我是标题

1/10

病案讨论

 CT表现:双肺多发网格影及磨玻璃影,以肺内中带分布为主,考虑PJP可能性大。

 临床诊断: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耶氏肺孢子菌(+),临床诊断肾移植术后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

    

    概述:肺孢子菌属于真菌,感染人类的被命名为耶氏肺孢子菌,为机会性感染。耶氏肺孢子菌有三种形态:滋养体、包囊和孢子体(或囊内体)。肺孢子菌的生命周期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孢子体从包囊中出来,发育成滋养体,这些滋养体成熟形成包囊。耶氏肺孢子菌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或体内潜伏状态肺孢子菌重新激活。

      肾脏移植术后患者因使用免疫抑制剂长期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是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感染的高危人群。肾脏移植术后6个月内和强化抗排斥治疗后是PJP发生的高危期

       在没有普遍预防的情况下,肾脏移植术后PJP感染风险约为5~15%;在广泛预防治疗后发病率可下降至0.3%~2.6%发病率因不同移植器官、地域、预防和免疫抑制方案的不同而有差异。肾脏移植术后PJP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糖皮质激素、CD4+ T淋巴细胞计数减低(<200/μl)、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巨细胞病毒感染、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抗排斥反应治疗包括激素冲击和抗淋巴细胞抗体治疗等。

     临床表现:干咳、气急,进行性呼吸困难及紫绀,偶可伴发热。

     CT影像表现和病理对照:

    早期: 弥漫粟粒结节,呈磨玻璃影(肺泡内炎性物质、泡沫状嗜酸性物质聚集、但液体少),肺间质受累少。

    中期:多发肺腺泡结节融合成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呈典型弥漫性磨玻璃样改变,以肺内中带分为为主(因肺间质内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增殖等导致肺间质增厚(网格状影)),外周带受累少或不累及(月弓征)。

     晚期:修复性肺间质纤维化(网格影),肺气囊、气胸、蜂窝肺改变、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等。

     分布特点

     1、可能由于吸入性感染,气往高处走,中上肺野受累为主,下肺野受累少。

     2、肺门为中心向外周发展,胸膜下少累及。

      鉴别诊断:

1. 病毒性肺炎:急性病程,以发热、干咳嗽为主,肺部CT表现为胸膜下分布为主的磨玻璃、网格影,后期可实变、甚至大白肺。

2. 结蹄组织相关性肺间质病变:慢性病程,常合并结缔组织疾病(如SLE、SSS、硬皮病、皮肌炎等),肺部CT表现为胸膜下分布为主的肺间质增厚,细网格影、磨玻璃影、胸膜下线影,继发支气管牵拉性扩张。


相关病例推荐

 

  返回顶部
  扫描关注

中影荟萃

中影之家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