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的影像诊断要点
分享病例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黄宗慧 何浩齐 张天宇

  • 发布:
  • 黄宗慧
  • 类型: 整理
  • 浏览:
  • 1132
  • 编码: 6957
  • 是否确诊: 诊断确定
期限: 从购买之日起365天 (在此之间可反复观看)
病例详情

患者:女,64岁。

主诉:阵发性胸闷、胸痛半月。

现病史:该患者于入院前半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症状,疼痛位于剑突下,上述症状呈阵发性发作,并多于活动时发作,自述活动时剑突下不适感加重,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不等,休息后或情绪稳定后可减轻。与呼吸、体位及进食无关,无恶心、反酸,无呕吐,今为进一步治疗来我科,以“冠心病”收入院治疗。患者自起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尚可,饮食、睡眠尚可,小便正常,大便曾有便秘腹泻交替情况,近期体重无明显增减。

既往史:平素健康情况一般。

我是标题

1/10

病案讨论

检查表现:

胰头形态欠规整,胰头部形态饱满,胰头区见结节状密度增高影,大小约1.7cm×1.4cm,平扫CT值约为33HU,增强扫描CT值分别为72HU、92HU,胰腺体尾部萎缩,胰管扩张;胰腺周围可见絮状密度增高影,边界不清。肝右叶见类圆形各期无强化区,直径约为0.3cm;左侧肾盂旁见类圆形低密度无强化低密度影,直径约2.2cm。

检查诊断:

1、胰头少血供结节,考虑恶性(胰腺癌可能);

2、肝小囊肿;

3、左肾盂旁囊肿。‍

外院手术后病理结果:胰腺癌


胰腺癌

一、概述

1、胰腺癌通常指胰腺导管腺癌,是胰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预后差,五年生存率不足5%。

2、临床上早期无特异性症状或体征,可有腹部胀痛不适、食欲减退等。随肿瘤进展,胰头癌侵犯胆总管,产生无痛性黄疸,往往发现较早;胰体尾癌晚期出现左侧腰背部持续性疼痛,或因肿块就诊,发现时常已是晚期。

3、胰腺癌绝大多数起源于胰管上皮细胞,为少血供肿瘤。60%~70%胰腺癌发生于胰头,容易发生局部侵犯,累及血管和神经,也容易发生淋巴结和肝转移。


二、影像学表现

1、平扫肿块密度与邻近胰腺组织近似,小病灶不易发现,较大者胰腺局部增大,可因出现坏死表现为低密度灶。胰腺癌为少血供肿瘤,增强扫描时密度增加不明显,而周围正常胰腺组织强化明显,使肿瘤显示得更清楚。

image.png

2、胰管阻塞,肿瘤的上游胰管扩张胰腺萎缩,甚至形成潴留性囊肿。

3、胰头癌常早期侵犯胆总管胰头段,引起胆总管阻塞,梗阻近端的胆总管、胆囊及肝内胆管均见扩张。胰管、胆总管同时扩张,引起的双管征是诊断胰头癌较可靠的征象。

4、肿瘤容易侵犯胰腺周围血管,如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脾动脉、脾静脉、下腔静脉、门静脉、腹腔干及腹主动脉等。CT表现为胰腺与血管之间的脂肪间隙消失,肿块包绕血管,血管形态不规则、变细,血管内有癌栓形成甚至完全阻塞,并继发侧支循环形成。

image.png

5、胰腺癌易侵犯十二指肠、胃窦后壁、结肠、大网膜。十二指肠及结肠受累,CT显示局部肠管壁增厚、僵硬并引起消化道梗阻和近端肠管扩张。胃窦后壁受累则见胃与胰腺的脂肪间隙消失,胃壁局限性增厚或肿块突入胃腔。胰腺癌侵犯大网膜致大网膜混浊、增厚,形成所谓饼状大网膜,常同时有腹膜种植转移及合并大量腹水。

6、胰腺癌易经门静脉转移到肝脏,也可经血行转移至远处其他脏器或骨骼。胰腺癌淋巴转移最常见于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周围的淋巴结;其次为下腔静脉、腹主动脉旁、肝门区及胃周淋巴结。


三、不可切除标准:

1、存在远处转移

2、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闭塞/癌栓形成

3、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被包绕>180°,血管边缘不整、断面变形

4、腹主动脉侵犯或包绕

5、胰周小静脉扩张亦可作为血管受侵的辅助征象


四、与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鉴别:

1、两者可具有相似的影像表现,包括低密度低信号低增强肿块,伴有双导管征、导管狭窄和胰周浸润。

2、有利于诊断慢性胰腺炎炎症肿块的显著特征是肿块中有逐渐变细的导管,称为“导管穿透征”(特异性为96%,敏感性为 85%,准确度为94%)。

image.png


相关病例推荐

 

  返回顶部
  扫描关注

中影荟萃

中影之家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