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 52岁。
主 诉: (烦渴、多饮10年,肢端麻木2年,加重1个月)。
现病史: 患者缘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多尿、多食易饥,无多汗、手抖、易怒,无大便次数增多,就诊于我院,经检查诊为“2型糖尿病”,予以“二甲双胍0.53/日、阿卡波糖50mg 3/日、连芪消渴胶囊 4粒 3/日”口服联合“门冬胰岛素50 12单位”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起初严格糖尿病饮食,血糖控制尚可,后未控制饮食,未规律用药,未规律监测血糖。病程中无多汗、少汗,无肢端疼痛,无皮肤瘙痒,无尿失禁,尿潴留,无腹泻与便秘交备现象。2年前无明显诱因四肢末端麻木、刺痛,经检查考虑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间断口服“甲钴胺 0.5毫克 3/日、阿司匹林 0.1 1/日、瑞舒伐他汀 5毫克 1/日”营养神经、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治疗,上述症状时轻时重。近1个月自行停用降糖药物及营养神经药物后出现四肢末端麻木、刺痛症状加重,餐后2小时血糖在20-25mmol/L左右,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以“2型糖尿病伴并发症”收入我科。
MR表现:
脑实质内结构清晰,灰白质界限清。双侧基底节区见多发斑点状等/稍长T1、稍长T2及FLAIR稍高信号影。脑室系统体积增大,脑沟及脑池增宽、加深,中线结构无移位。
弥散成像显示:所扫脑实质内未见异常高信号影。
血管成像显示:双侧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基底动脉结构显示清晰。左侧可见一血管与大脑中动脉伴行,起自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开放。余未见明显迂曲、狭窄及血流中断。
诊断结论
1.双侧基底节区多发缺血灶及软化灶。
2.脑萎缩。
3.左侧副大脑中动脉。
左侧副大脑中动脉
副大脑中动脉(Accessory Middle Cerebral Artery, AMCA)是一种大脑中动脉的变异形式,它通常起源于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ACA),而不是正常的颈内动脉。副大脑中动脉的主要功能是供应额叶的前下部区域。在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中,这种变异可以通过其起源位置和供应区域的不同来识别。大脑中动脉M1段容易出现狭窄、闭塞,临床上M1段的解剖变异相对少见。大脑中动脉M1段的影像学分段:大脑中动脉M1段在岛阀水平进入外侧裂,移行为M2段;大脑中动脉在进入外侧裂前出现分叉,所以M1段可分为分叉前段、分叉后段。
大脑中动脉变异比较少,主要有:
(1)分叉过早:分叉处距离M1起始部小于15mm;
(2)开窗畸形:一支血管分成两支,走行一段再汇合成一支血管;
(3)重复大脑中动脉:起源于颈内动脉的血管,与大脑中动脉伴行走行;
(4)副大脑中动脉:起源于大脑前动脉的血管,与大脑中动脉伴行走行;
(5)网状大脑中动脉:极为罕见的变异,由于网状的血管未能退化、融合导致,易误认为是M1段闭塞后形成的侧枝循环。
重复大脑中动脉与副大脑中动脉很相似,需要鉴别。前者起源于颈内动脉,后者起源于大脑前动脉。通常情况下,我们把粗的那一支当作原大脑中动脉,那么再在此基础上判断另一支是起源于颈内动脉还是大脑前动脉,从而判断其是重复大脑中动脉还是副大脑中动脉,当然这个方法并不绝对正确;我们还需要根据走形和分布判断,重复大脑中动脉是供应颞叶前部,而副大脑中动脉是供应额叶前下部;再者,在原始图像上观察,比如其中一支发出颞前动脉,那么更说明其为原大脑中动脉。
长沙市中医医院 陆喜红
湖北省荆门市中心医院 李文文
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 张明辉教授
品牌内容供应商入驻,共建优质课程库,图文、音视频、直播,面授,满足各类课程需求, 完美呈现优质课程内容。
想学什么课程,让我们来帮你量身定制的实现!帮内容寻找精准流量,帮流量匹配优质内容。
行业领袖亲授,业内大咖在线授课答疑,为您带来与众不同的学习体验与难得的提高机会。
排课、预约、支付、订单、发票,全流程线上管理,快速提升运营效率;数据化精准营销,满足各渠道业务管理需求。
线上跨越时空与线下对面交流优势完美结合,拓宽线上线下渠道,轻松解决招生难题,O2O打通了线上线下的客户体验环节,为您带来无限可能。
零门槛搭建在线网校,灵活部署,分分钟即可上线运营。配套H5、桌面端多平台自由选择,助您快速打造专属私有品牌的融合在线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