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系统萎缩-小脑共济失调型
分享病例

湖北省荆门市中心医院 李文文

  • 现价:
  • ¥5.00 /50
  • 原价: ¥50.00
  • 校对:
  • 杨卢粉
  • 时间: 2025-03-23 01:34
  • 浏览:
  • 790
  • 编码: 7632
  • 是否确诊: 几乎确定
期限: 从购买之日起365天 (在此之间可反复观看)
病例详情
基本信息

患者:男,64岁。

简要病史

主诉:双下肢无力3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不能站立行走,伴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无肢体麻木、头晕头痛、言语不清、大小便障碍、意识障碍、腰背部疼痛等。期间未予特殊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患病后精神状态一般,饮食、睡眠正常,尿频,大便正常,体力下降。

既往史:脑梗死病史。

影像资料

我是标题

1/10
影像表现

颅脑MR平扫:小脑、桥脑萎缩,桥脑内见垂直、水平细条状稍长T1、长T2信号;双侧桥臂见对称性片状长T1、T2信号,于T2-FLAIR图像上呈高信号,DWI/ADC未见扩散受限。脑室系统及脑沟池增宽,尤以幕下改变为显著。

最终诊断

临床诊断:多系统萎缩(小脑共济失调型)

病例讨论

       多系统萎缩(MSA)是一种散发的、罕见的、病因不明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累及锥体外系、锥体系、小脑和自主神经系统等。成人发病,缓慢起病,逐渐进展,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多数患者预后不良,平均生存期在9年左右,早期诊断及对症治疗可能延缓病情的发展。分型:MSA-P型:以帕金森病样症状为主,如运动迟缓,伴肌强直、震颤、姿势不稳等;MSA-C型:以小脑症状为主,如步态共济失调、小脑性构音障碍、小脑性眼动障碍等。

       MSA-C型的影像学表现为延髓、脑桥、小脑中脚、小脑蚓部或半球萎缩,第四脑室、桥延池扩大,T2WI 脑桥、小脑中脚对称性高信号脑桥“十字征”。脑桥“十字征”即脑桥层面“十字形”的T2WI高信号带,是由于脑桥核及桥脑横纤维脱髓鞘、胶质细胞增生致含水量增加,而齿状核发出的构成小脑上脚的纤维和锥体束未受累所致。“十字征”的演变过程分为6期:0期:正常;I期:脑桥开始出现垂直的高信号影;Ⅱ期:出现清晰的垂直高信号影;Ⅲ期:继垂直线后开始出现水平高信号影;IV期:清晰的垂直线和水平线同时出现;V期:水平线前方的脑桥腹侧出现高信号,或脑桥基底部萎缩引起的腹侧脑桥体积缩小。水平线总是无一例外地继垂直线后出现。

       MSA-C型需与遗传性及非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鉴别,前者主要表现为脑桥、延髓下橄榄及小脑萎缩,脑桥腹侧面萎缩变平更明显,且罕有脊髓受累;后者影像表现主要为小脑蚓部及小脑半球萎缩,脑桥腹侧向前隆起的弧度仍存在。另外,前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更为明显,且MSA为散发性,多无家族史,可与其相鉴别。

相关病例推荐

 

  返回顶部
  扫描关注

中影荟萃

中影之家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