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查看全文

AFP升高不只是肝癌-睾丸胚胎性癌

王宇军

发布于2023-08-24 19:51

免费
简要病史

男,37岁,发现左侧睾丸肿物2周余

现病史:

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睾丸不适,偶有疼痛,无畏寒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等其他不适,患者于2023-07-14于***医院行睾丸附睾B超示“1.左侧睾丸内不均质团块,肿瘤性病变可能性大;2.右侧隐睾。”,未予治疗。现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门诊拟以"左侧睾丸肿瘤"收治入院。

外阴发育正常,左侧睾丸可扪及质硬肿块,边界欠清,触痛阴性,右侧睾丸、附睾未及。

神清精神可,纳食可,夜寐安,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增减。

实验室检查:AFP 78.1ng/ml(升高)

影像资料
1/10
病例讨论

病案讨论

MRI表现:右侧阴囊内未见睾丸,右侧腹股沟内环处见异常软组织;左侧阴囊内见卵圆形肿块影,大小约38mmx34mm,T1WI呈稍低信号伴边缘条状高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后可见不均匀强化,包膜可见强化。前列腺中部及左侧精囊腺见数枚类圆形囊样无强化灶,较大者长径约18mm;右侧精囊腺局部类圆形异常信号影,TI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

病理诊断:

1、“左侧睾丸”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结合形态及免疫组化符合胚胎性癌,脉管内见癌栓,肿瘤未侵及附睾组织,输精管切缘阴性。“左侧”附睾组织;

“左侧”部分输精管组织。

2、右侧隐睾。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P53(30%+)、Ki-67(90%+)、CD117(-)、PLAP(+)、SALL4(+)、CD30(+)、CKpan(灶+)、AFP(-)、β-HCG(-)、EMA(-)、HER-2(0)、P63(-)、Vim(-)、S-100(-)、CD99(-)、CD34(-)。

睾丸肿瘤比较少见,大部分为恶性,据文献报道,睾丸肿瘤有两个年龄段发病高峰,第一个高峰15~35岁,主要为睾丸原发肿瘤,第二个高峰71~90岁,以淋巴瘤和转移瘤为主。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隐睾是其重要危险因素。睾丸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临床症状主要为睾丸肿大,伴阴囊坠胀感或疼痛,透光实验均为阴性,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白细胞(WBC)等可帮助诊断。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占睾丸肿瘤90%~95%,包括精原细胞瘤和非精原细胞瘤,又以精原细胞瘤最为常见。非精原细胞瘤包括胚胎性癌,畸胎瘤,内胚窦瘤/卵黄囊留,绒毛膜癌,混合型生殖细胞瘤等。

胚胎性癌由原始退行性上皮细胞组成,发病高峰25~35岁,侵袭性强,易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

实验室检查对诊断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具体强烈的提示意义:生殖细胞瘤不分泌AFP,可分泌少量β-HCG。绒毛膜上皮细胞癌分泌β-HCG,卵黄囊瘤/内胚窦瘤分泌AFP,胚胎癌可分泌AFP和β-HCG,未成熟畸胎瘤也可分泌AFP。


类型:原创

病例ID:ZYLM000002869

校对:王宇军

阅读:1549

文章已于2023-09-10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