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查看全文

EC强阳性肺结核

郑圣树

发布于2023-12-06 22:31

免费
简要病史

患者:女,31岁

主诉:患者家属诉平素反复出现癫痫症状,未治疗。一直有智力障碍。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患者家属诉患者一直有智力障碍,交流障碍,一直在福利院寄养。近3个月来出现咳嗽,起初无咳嗽、咳痰,近10天来开始出现咳痰,食纳减少,乏力,精神软,今日来我院检查CT提示结核性可能,拟“肺结核”收入我科治疗。


影像资料
1/10
病例讨论

病案讨论

   影像表现:两肺见多发小结节状、片状斑片状高密度影,部分呈明显实变影,主要以亮上肺尖后段及下叶背段分布为主,且多发结节边缘清晰,以小叶中心分布为主。支气管走形于病灶内,且尚通畅,抗结核一月余后复查两肺病灶范围缩小,病灶数目减少,密度有所变淡,符合肺结核改变。

   最终诊断肺结核EC实验强阳性)。

    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把表达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性抗原靶6(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的两种蛋白重组的融合蛋白(简称“EC”),这两种蛋白在卡介苗菌株中缺失,可诱导机体特异的迟发型变态反应(DTH)以鉴别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状态。

    EC皮试的方法:0.1 ml(5 U),采取孟都法注射于前臂掌侧皮内,注射后48~72 h观察注射部位反应,测量并记录红晕和硬结的横径及纵径的长度(mm),红晕或硬结平均直径[(横径+纵径)/2)]≥5 mm为阳性反应。凡有水疱、坏死、淋巴管炎者均属强阳性反应。红晕或硬结平均直径<5mm为阴性反应。

    EC皮试的临床意义

1、阳性反应提示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其检测结果不受卡介菌和其他大多数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影响。

2、阴性反应:未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或感染早期;还可见于感染其他严重感染性疾病、使用过免疫抑制剂等导致免疫力低下者。

   

    肺结核是指发生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的结核,即包含了肺实质上的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由结核分枝杆菌侵入人体所致的初发或继发性感染,是一种慢性、缓发的传染病。结核杆菌可侵及多个脏器,其中 80% 发生在肺部。肺结核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咳血、胸痛;全身症状表现为午后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盗汗等。妇女有月经失调或闭经。不同的免疫状态、基础病的有无,其临床表现各不相同,部分患者往往无明显不适,体检偶然发现。肺结核分类: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气管及支气管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

   1、原发性肺结核:为初次感染结核菌所致的结核病,最常见于儿童,少数可见于青年;分为原发综合征和胸内淋巴结结核。原发综合征:原发灶 、结核性淋巴管炎 、肺门或纵隔肿大淋巴结,构成哑铃状改变;原发灶很快吸收后,仅见到肺门淋巴结肿大。

   2、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急性血播即急性粟粒性肺结核、亚急性及慢性血播。急性粟粒性肺结核是由于大量的 TB 杆菌一次侵入机体,沿血行(血液循环)进入肺内而形成,肺内表现为许多大小一致的粟粒状致密阴影,直径均在 1~2 mm,多呈圆形、椭圆型,边界清晰。影像表现:平片密集粟粒阴影往往遮掩肺纹理,粟粒结节表现三均匀:大小均匀、(上中下)分布均匀;密度均匀,如图 1 平片及 CT 图 2 表现;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结核,亚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   一次或反复多次进入血液循环, 造成肺部病变,其病变比较弥漫,大小、分布及 密度不均(如图 3)。代表粟粒性肺结核由间质到肺实质的演变过程 (图 4-6)。

图片

图片

   3、继发性肺结核:初次感染后体内潜伏病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重新繁殖,引起的病灶复燃为主要发病原因(称内源性复发),如图 7-9,16 年原有病灶虽然有钙化,但 2020 年 11 月又复发。也可再次由感染外界结核分枝杆菌而发病(称外源性重染),多为慢性改变,影像表现多样,多时相、多性质及多来源病灶并存。有气道、血道来源,性质有增值、渗出。发病部位多位于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呈斑片渗出和实变   、斑点及结节样增值   、结核球、 空洞性病灶、 支气管播散灶(『树芽征』) 、纤维索条及硬结钙化。结核还有「星系征」或「烟花征」表现 。图 k 至 n,同一病人不同层面,右上叶星系样征,图 m、n 为早期渗出表现为微小磨玻璃结节。

图片

图 o-p-q 即结核的「烟花征」,为在 CT 上表现为肺内多发小叶中央结节局限性簇状聚集,以细支气管为中心,形态特征似烟花在空中散开。

图片

本例影像上就有明显多发小结节聚集改变,形似烟花征或星系征。且行抗结核治疗一月余病灶有所吸收好转,均支持典型肺结核改变。

结核的空洞多样,类圆形、不规则形及裂隙样,壁一般较光滑;图 r-s 为同一病人不同形态的空洞。

图片

结核空洞内坏死物质为凝固性坏死,未排出之前 CT 值比水高,排出后引入空气,呈气体密度;空洞形态多为裂隙样、类圆形、不规则形,空洞偏向肺门侧为多,即沿着引流支气管的方向。空洞代表坏死物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并引进气体,一般无气液体平面,有液平面往往合并细菌感染。干酪性肺炎表现为在大片实变影中,如虫蚀样的无壁的半透光影,为干酪样坏死;结核也是「千面」,能模仿肺内任何一种性质的病灶,肺结核空洞与肺脓肿空洞鉴别点是 ,肺脓肿空洞急性期周围可见实变或磨玻璃密度,周围无卫星灶,抗炎后脓肿明显吸收变小;常常出现液气平面,多房相通,另外结核的多发空洞尚需与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 如图(14、15)、ABPA(  图 16、17)及毛霉菌病(18、19)等鉴别,GPA 为系统性疾病,常多系统受累,比如鼻窦炎、中耳炎、肺实质病变、蛋白尿、血尿等多脏器病变。影像上累及小血管、中血管,以肉芽肿病变为特点等坏死性血管炎,其部位无规律,常为中央型空洞,空洞可薄可厚,无引流支气管影;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一般发生在哮喘激素依赖性的病人,胸部 CT 表现有游走性的肺部斑片浸润影、均匀实变影、支气管壁增厚,中心型支气管扩张为其特征;毛霉菌:双肺多发结节、实变、斑片及索条影,边缘清晰/模糊,结节大小不等,双肺上叶多个空洞形成洞内可见菌球征;一般发生在恶性肿瘤、粒细胞缺乏、糖尿病(酮症)、器官移植等病人。单发空洞需要与肺癌空洞鉴别,癌性空洞壁多厚薄不均,有壁结节,增强后洞壁不同程度强化。如图(20),同侧肺门及纵隔可见肿大淋巴结影,而结核洞壁无强化,或呈轻度薄环样强化。

图片

图片

   4、气管及支气管结核。

   5、 结核胸膜炎:分干性胸膜炎和湿性胸膜炎;干性胸膜炎影像可无阳性发现,可表现胸膜及胸壁软组织增厚;湿性胸膜炎表现为胸腔积液,影像不能判定胸腔积液的性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主要依靠细菌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免疫学及综合性诊断策略来实现,且与恶性胸膜疾病及其他感染性胸膜疾病鉴别诊断困难。有胸膜炎,肺内不一定都有病变。

   总之,简单一句话,肺结核的 CT 特点:三多三少:多灶性、多态性、多钙化性、少肿块性、少结节堆聚性、少增强性。根据结核典型的部位、形态 、分布、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并不难做出诊断。对不典型结核,单发结节及肿块、  急性及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等弥漫性病变,需要鉴别等疾病很多,也很难,比如肿块样病变与肺癌、淋巴瘤、隐球菌等鉴别;  弥漫性病变需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CMV), 间质性肺结核与结节病鉴别;还有血管炎、NTM(非结核分支杆菌病)、尘肺及曲霉菌病等,需要临床各科 MDT 等综合诊断,甚至取得病理性结果,才能做出明确诊断。


本文讨论部分来自丁香园影像时间公众号,谢谢。

类型:原创

病例ID:ZYLM000003832

校对:王宇军

阅读:2270

文章已于2023-12-09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