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查看全文

Sturge-weber综合征

李文文

发布于2024-06-19 02:00

免费
简要病史

患者:男,29岁。

病史:患者家属代诉患者约4天前受凉后出现头痛、低热,伴全身乏力、行走不稳,于当地卫生院输液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求进一步诊治,当日至**医院就诊,行颅脑CT平扫提示:“左侧枕顶叶血管畸形”,等待血检结果时突发全身抽搐,表现为双眼上翻,头颈部后仰,双上肢屈曲、双下肢伸直、四肢抽搐,伴意识不清,持续约1-2分钟后抽搐缓解,意识未恢复,以“抽搐待查”紧急送入该院ICU治疗;后于13时50分再次癫痫大发作,予以地西洋5mg静推、丙戊酸钠注射用0.8g微量泵入;于15时行颅脑MRI检查,,检查过程中再次发作,立即予以对症治疗后诊治较前稍改善,后继续予以抗癫痫、抗感染、持续吸氧、促醒、护脑、护胃、营养支持等治疗。今为求进一步诊治,转至我院就诊,以“癫痫持续状态”收入院。自起病以来,患者意识模糊、食欲、睡眠差,大小便次数少,体力下降、体重无明显变化。


影像资料
1/10
病例讨论

病案讨论

颅脑CT平扫示:左侧颞枕叶可见少许脑回样钙化影,左侧侧脑室脉络丛较对侧增大。

颅脑MR平扫及增强示:左侧颞枕顶叶脑回较细小、局部脑沟稍增宽,左侧侧脑室脉络丛较对侧增粗并强化,左侧大脑半球软脑膜呈曲条状强化,左侧大脑髓质静脉增粗、增多,脑表面血管增粗,左侧颅骨板障稍增厚,中线结构未见明显移位。

临床诊断:sturge-Weber综合征。

 


      Sturge-weber综合征属于常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最早由Schrimer于1860年首次报道, 并由William Allen Sturge在1879年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之后他们证实了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面部血管畸形和同侧脑血管异常之间可能存在联系。本病多无家族性以及遗传性表现,大多数病例为散发,多见于儿童,通常于10岁前发病。本病以先天性面部“葡萄酒”色血管瘤、软脑膜血管瘤、癫痫发作、青光眼为临床特征。

      病理及临床特点:

      病理改变为累及软脑膜、面部三叉神经支配区及眼脉络膜的血管瘤。

      面部皮肤改变一般出生后就出现,呈灰红色或暗紫色,形状不规则,即“葡萄酒”色血管瘤,多分布于三叉神经分布区,以眼支和上颌支常见。

      眼部血管畸形可引起结膜、视网膜及脉络膜血管瘤、青光眼、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等多种眼部并发症,其中以青光眼最常见。青光眼通常发生在面部血管瘤的同侧。

      颅内改变主要为软脑膜血管瘤,由薄壁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部分血管透明变性而闭塞,受累脑组织因局部的血管畸形、血管淤滞常有局部萎缩、钙化。钙化是软脑膜血管瘤壁出现纤维化的结果,多发生于软脑膜血管瘤下的脑皮层,并且可贯穿整个皮层,好发于顶枕叶。同时可引起邻近表面脑组织的病变,出现不同程度的脑萎缩,以皮层区萎缩最为显著。

      分型:

      Ⅰ型为颜面部、脑膜及脉络膜均有血管瘤,可伴有典型青光眼;

      Ⅱ型仅有面部血管瘤,无明显颅内病变;

      Ⅲ型仅有脑膜血管瘤。

      主要临床表现为面部血管瘤、癫痫、智力障碍、偏瘫及青光眼等。癫痫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表现,最早1岁即可出现,同时伴有头痛。

      主要影像征象包括:

      1. 软脑膜血管瘤多为单侧发病、好发于顶枕叶,伴有不同程度脑萎缩;

      2. 皮质不同程度曲线样钙化;

      3. 不同程度的脑回样脑膜强化;

      4. 脑实质内增粗、增多的异常静脉畸形;

      5. 侧脑室脉络丛增大、强化;

      6. 颅骨不对称,表现为患侧板障局部增厚;

      7. 皮髓交界处、皮层下胶质增生。     

      鉴别诊断

      1. 脑内动静脉畸形:脑动静脉畸形钙化范围较小,多为点状、斑片状钙化,一般无脑回样分布,有反复出血,MRA、CTA或DSA可直接显示畸形血管巢、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

      2. 结节性硬化(TSC):TSC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皮肤综合症,多器官系统可见错构瘤或结节,以皮肤、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为主,也可有肾脏、视网膜、脾脏、肺、胃肠及骨骼等全身多器官受累。儿童多见,男性多见。皮肤损害主要为颜面部的皮质腺瘤。中枢神经系统特征性病理改变为神经胶质增生性硬化结节,表现为皮层或皮层下、室管膜下结节和白质病灶。室管膜下结节发生钙化概率较高。结节亦可演化为肿瘤,室间孔附件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型细胞瘤。其他表现包括肾错构瘤或多囊肾、视网膜星型细胞瘤或错构瘤、肺淋巴结管肌瘤病、皮肤血管纤维瘤病。结节性硬化病变多位于双侧脑室旁,有特征性结节状钙化。

      3. 肿瘤的钙化:肿瘤的钙化形式多样,但均可见瘤体及占位效应,通常无典型的脑回样强化及畸形静脉。


类型:原创

病例ID:ZYLM000005797

校对:李文文

阅读:1060

文章已于2024-06-30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