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63岁。病史:患者15天前出现右侧胸痛,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咯血,无呼吸困难,无声音嘶哑,无饮水呛咳,无双下肢水肿。
病案讨论
胸部CT平扫及增强示:右下肺脊柱旁可见一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为5.4cm*5.0cm,增强扫描病灶边缘不规则中度强化。气管隆突下淋巴结肿大。
病理报告:送检(肺)穿刺活检组织,镜下见有异型细胞巢,考虑为鳞状细胞癌。
肺鳞癌常见于老年男性,多属中心型肺癌,但周围型肺鳞癌亦较常见。中心型肺鳞癌常表现为肺门区域块影,部分伴有肺不张,阻塞性肺炎。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周围型肺癌,其CT表现存在一定差异,腺癌与鳞癌为周围型肺癌的常见组织学类型,其中鳞癌占35%,腺癌占64%。肺癌空洞的发生率为2%~25%,其中约80%空洞型肺癌是鳞癌。肺癌空洞多是由于肿瘤本身的梗塞和缺血坏死或者肿瘤阻塞远端支气管形成脓肿,而后其内的坏死物等沿相应的气管或支气管排空所致。
组织病理学:
鳞状细胞癌是起源于支气管鳞状上皮,表现为角化或细胞间桥形成的恶性上皮肿瘤。约2/3的鳞癌为中央型,起源于近端支气管;1/3为周围型,肿瘤为质地坚硬的灰白色肿块,伴有坏死及空洞形成。中央型鳞癌常沿支气管壁生长,可造成管腔闭塞并引起阻塞性改变,肿瘤细胞呈多边形,细胞核深染、形态不规则,且核分裂象明显,胞质量从丰富到缺乏不等。其组织学分型包括乳头型、透明细胞型、小细胞型、基底细胞型和周围型鳞癌的肺泡填充型。
临床表现:
咯血是肺鳞癌的一个重要症状,是由于肿瘤位于大支气管且易于形成空洞导致;气促和发热由肺不张及阻塞性肺炎所致。相比于腺癌,通常鳞癌更倾向于局部侵犯而非远处转移。胸壁受侵时引起胸痛。高血钙症可能是副瘤综合征表现之一,继发于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的分泌。
CT表现:
约1/3的鳞癌患者表现为肺实质内结节或肿块,与支气管不相连。结节的边界多呈不规则形或分叶状,大约10%的鳞癌表现为含有壁结节的厚壁空洞。空洞内壁、外壁形态不一致(内壁光滑而外壁凹凸不平,或内外壁均凹凸不平但部位不一致)更常见于周围性肺癌;空洞壁内外形态一致(如内外壁均光滑或内外壁均凹凸不平但部位一致)多见于孤立性结核空洞。空洞内外壁的CT形态学特征有助于鉴别周围型肺癌性空洞和孤立性肺结核性厚壁空洞。
肺鳞癌的影像学特性:
1. 多以肿块为主要表现,瘤体边界多数清楚,形态不规则,鳞癌的分叶征象较为常见,且常出现多个浅分叶。
2. 中央型鳞癌出现支气管截断,肺不张及明显阻塞性肺部炎症;周围型肺癌具有附壁式和膨胀式的癌细胞增殖、堆积。
3. 瘤体内坏死常见,空洞发生率为 2%~25%。
4. 周围型肺鳞癌胸膜、胸壁或纵隔直接侵犯是鳞癌特征。
5. 支气管袖套征:肿瘤相邻的支气管为肿瘤侵犯,肿瘤组织填塞支气管腔并导致支气管轮廓扩大,形成分枝状或手指状软组织影。肺鳞癌细胞生长时以原位癌的形式沿支气管壁上皮蔓延,并取代上皮,并逐渐填塞支气管。
6. 多结节堆积融合:鳞癌细胞来源单一,各部位细胞生物学行为和生长速度差别不大,多中心生长,形成堆积融合。
类型:原创
病例ID:ZYLM000005856
校对:杨卢粉
阅读:626
文章已于2024-06-24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