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结核病患者的肺腺癌病例分享

黄宗慧

发布于3小时前

诊断确定

患者:男,62岁。

主诉:慢性咳喘20余年,加重1周伴喘憋。

现病史:该患者20余年每逢季节变化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气短,喘憋,有肺结核病史,病情加重时静点抗结核药物好转,1周前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咳黄白痰,反酸,低温,(具体体温未测),气短,活动后明显,双下肢水肿,再次静点抗结核药物控制不缓解。现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我科,门诊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收入院,病程中进食、睡眠欠佳,二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结核病史。


1/10

病案讨论

影像表现:

       右肺上叶可见不规则形肿块影,大小约4.8cmx2.8cmx5.8cm(前后 x 左右 x 上下),病灶边缘毛糙,可见分叶及毛刺,邻近胸膜牵拉及血管集束,平扫 CT 值约38HU,其内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影, CT 值约21HU,注入造影剂后,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两期 CT 值分别约为26-142HU、26-89HU,动脉期示病灶内可见小血管穿行;双肺可见淡片状及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模糊;双肺可见多个结节状密度增高影,边界较清,较大者位于左肺上叶(Se302:Im59),最大横截面大小约1.2cmx0.9cm;双肺透过度增强,肺纹理稀疏,并可见类圆形无肺纹理透光区;双肺可见斑索状密度增高影,边界较清;肺门影不大;气管通畅;左肺部分支气管管壁增厚,管径增宽;纵隔左移,其内见多发肿大淋巴结影;双侧胸腔内未见积液影;双侧胸膜增厚,部分可见钙化。心影不大。所示左侧部分肋骨骨质形态欠规整。肝实质内见结节状钙化影。

影像诊断:

1、右肺上叶占位,考虑肿瘤性病变可能大,伴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建议 CT 穿刺活检;

2、双肺感染性病变,请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建议复查;

3、双肺多发结节,请结合临床及病史,建议复查;

4、肺气肿、肺大疱;

5、双肺陈旧灶;

6、左肺部分支气管扩张;

7、双侧胸膜肥厚伴钙化;

8、左侧部分肋骨骨质形态欠规整,请结合病史;

9、肝内钙化灶。

穿刺活检:穿刺活检后病理结果为肺腺癌

屏幕截图 2024-09-27 100832.png

由于该患者有结核病史,此前曾在外院就诊(2023.11.29),以结核复发治疗,故此处讨论浸润性肺腺癌与结核干酪样肺炎的鉴别。(下图为外院胸部CT部分图片分享)

image.png

image.png


浸润性肺腺癌

肺部浸润性腺癌的胸部CT影像表现取决于病变的类型、大小、位置和分布。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肺部浸润性腺癌的CT影像表现:

image.pngimage.png   

1、周边型生长:浸润性腺癌通常呈现为周边型肿块,即病变位于肺组织的边缘部分。这种类型的肺癌通常在CT影像上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结节或肿块,边缘模糊或分叶状。

2、细胞间粘质型:在CT影像上,细胞间粘质型的肺腺癌呈现为类似地图上的“白洞”,即肺组织的部分区域呈现高密度。这种类型的肿块通常呈现为均匀一致的致密区域,边缘清晰。

3、肺不张:肺部浸润性腺癌可以引起肺组织的堵塞和不张。在CT影像上,可见病变区域周围的肺组织出现扩张不全,表现为附近区域的体积减小和密度减低。

4、胸膜浸润:肺部浸润性腺癌可以侵犯胸膜,形成胸腔积液或胸腔壁增厚。胸部CT可以显示出胸腔积液的存在以及胸腔壁的异常增厚。

 

5、淋巴结转移:肺部浸润性腺癌的晚期常常伴有淋巴结转移。在CT影像上,可以观察到纵隔和肺门区域淋巴结的增大和增强。

6、远处转移:肺部浸润性腺癌还可以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进行远处转移。胸部CT影像可以显示出位于肺外器官或骨骼中的转移灶。


结核干酪样肺炎

1、在肺结核常见的典型部位出现均匀(或不均匀)中等密度的大片实变影,早期类似大叶性肺炎,CT平扫密度较普通肺炎密度高,在大片实变影中可出现单个无壁空洞或多个蜂窝状的无壁小空洞,空洞多为虫蚀样、内壁光滑。

2、病变内钙化、周边卫星灶

3、增强扫描病灶可有强化,但不如大叶性肺炎明显,且强化不均

4、在同侧或对侧肺可见支气管播散病灶,呈腺泡排列或相互融合成小叶阴影。

5、树芽征:细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内被黏液、脓液等浸润,形成树芽征。

image.png


小结

image.png

备注:部分病例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类型:原创

病例ID:ZYLM000006569

校对:杨卢粉

阅读:449

文章已于2024-10-05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