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查看全文

灰结节错构瘤

王宇军

发布于2024-12-13 16:05

几乎确定
¥5.00/  50¥50.00 开通神级免费看
基本信息

男,22岁

简要病史

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肢体抽搐10年;10年前(患者12岁左右)第一次发作,当时患者表现为头昏,想睡,之后出现意识丧失,肢体抽搐,半年内出现2次发作,去北京检查过,脑电图有放电(具体不详),之后服用奥卡西平1.5#bid+中成药,之后2年无发作,减量奥卡西平.


影像资料
1/10
影像表现

MR表现

双侧颞叶及海马形态基本对称,信号均匀,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三脑室底部见一大小约9*6mm的结节样异常信号,T1WI呈稍低信号,T2WI及T2-FLAIR呈稍高信号,边界清晰,余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脑室系统未见明显扩大,中线结构无移位。

结论:

三脑室底部结节,考虑灰结节错构瘤

附见:右侧上颌窦粘膜下囊肿。


病例讨论

       灰结节错构瘤,又称为下丘脑错构瘤,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脑组织发育异常性病变,主要由正常组织的不正常组合和排列形成。


三大临床表现

性早熟: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婴幼儿女孩乳房发育,月经初潮或男性阴茎增大等症状。

痴笑样癫痫:多在婴幼儿时期开始,随着年龄增大而频繁发作。

行为异常及智力障碍: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这些症状。

病理特征

病理学特征包括正常组织的不正常组合和排列,主要成分可能是软骨、脂肪、平滑肌、腺体、上皮细胞,有时还有骨组织或钙化。

影像学表现

MRI:通常表现为下丘脑灰结节区T1、T2等信号肿块,无强化,大小和形状各异

CT:可能显示与周围脑组织的边界不清,有时可见钙化。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主要方法是手术切除,手术入路可能包括翼点入路、颈内动脉与动眼神经入路等。

药物治疗:对于癫痫症状,可能需要术前和术后的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可能还包括激素替代疗法等行为疗法。


参考文献

类型:原创

病例ID:ZYLM000007065

校对:王宇军

阅读:2720

文章已于2024-12-28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