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查看全文

鼻咽部“条纹征”--淋巴组织增生

梁鸣

发布于2025-04-06 22:45

诊断确定
¥5.00/  50¥50.00 开通神级免费看
基本信息

患者:女,35岁。

简要病史

患者诉自半月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鼻塞,左侧显著,阵发气短,睡眠打鼾,张口呼吸,夜间偶有憋醒,至xx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行鼻咽部CT平扫+增强检查,考虑“鼻咽后顶壁占位”。

影像资料
1/10
影像表现

MR影像所见:鼻咽形态规则,后顶部软组织增厚,形态规则,信号均匀,弥散不受限,增强呈明显强化,内见条状高强化信号,呈条纹状,相应粘膜连续。双侧颈部2-4区多发轻度增大淋巴结,形态规则,可见淋巴门。

wechat_2025-04-06_225543_557.png

MR影像诊断:

1.鼻咽后顶部软组织增厚,考虑淋巴组织增生(腺样体);

2.双侧颈部2-4区多发轻度增大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可能性大)。


最终诊断

蜡块号:20251470-1: CD79α(B区+),CD20(B区+),CD21(FDC网+),CD3(T区+),Bcl-6(灶+),CK7(上皮+),CK5/6(上皮+),Ki-67(生发中心高表达)。

(鼻咽部)柱状上皮覆盖大量增生的淋巴组织、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及固有腺体,淋巴组织增生明显活跃,局部上皮细胞增生活跃。


病例讨论

    腺样体(咽扁桃体)出生后即存在,并随年龄而增生,3-7岁达到最大,后逐渐退化。由于良性淋巴组织增生而腺样体增大可在成人中因反复刺激(如吸烟、胃食管反流、过敏)或感染(病毒、细菌)而持续存在或复发。随着MR广泛使用,鼻咽部黏膜增厚通常在因耳鼻喉专症状检查时发现或头颅MR偶然发现,良性鼻咽部淋巴组织增生(Nasopharyngeal lymphoid hyperplasia,NPLH)是鼻咽部黏膜增厚最主要的原因,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咽部不适、听力下降以及鼻出血等。

    良性NPLH影像学表现为鼻咽部软组织对称性增厚,CT平扫表现为均匀软组织密度影,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其信号可随年龄变化而不同,儿童、中青年随年龄增长病变信号增高,中老年病变信号减低。DWI可见轻度扩散受限。儿童、青少年患者增强后病变呈轻度强化、成年人呈中度至明显强化,病变内可见连续完整的垂直交替排列高低混杂信号影(“条纹征”)及鼻咽深面线样强化影,分别对应黏膜内静脉和咽颅底筋膜。其他表现包括:鼻咽顶后壁正中隆起或鼻咽后壁锯齿状突起、黏膜表面黏液或黏膜下小气泡影、鼻咽深部潴留囊肿、鼻窦炎及鼻甲肥大、分泌性中耳乳突炎等。

      鉴别诊断:1. 鼻咽癌:中老年多见,影像学表现为鼻咽部软组织不对称增厚,DWI/ADC示扩散受限,增强后鼻咽部条纹征扭曲消失、深部线样强化影破坏。2. 鼻咽淋巴瘤:中老年多见,影像学表现为鼻咽部软组织弥漫对称性增厚并向咽旁及咽后间隙浸润性生长,密度、信号均匀,坏死少见,DWI呈显著高信号、ADC值减低,增强呈中度均匀强化。咽旁及颈部可见多发肿大淋巴结,信号及强化均匀,有时可见融合改变。


类型:原创

病例ID:ZYLM000007746

校对:杨卢粉

阅读:3218

文章已于2025-04-09修改